《现代化工》杂志,是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主管、中国化工信息中心主办、现代化工杂志社编辑出版的综合性化工技术信息性期刊。 外文名称 Modern Chemical Industry 类 别 化工、石油 主办单位 中国化工信息中心 创刊时间 1980-01-01 国内刊号 CN:11-2172/TQ 邮发代号 82-67 目录 1期刊信息 2核心期刊 3影响因子 4期刊地址 5期刊简介 6主要栏目 7获奖情况 8数据库收录 9投稿须知 1期刊信息 编辑 中文刊名:现代化工 英文刊名:Modern Chemical Industry 主管单位: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主办单位:中国化工信息中心 周期:月刊 出版地:北京市 语种:中文 开本:大16开 ISSN:0253-4320 CN:11-2172/TQ 邮发代号:082-67 历史沿革:现用刊名:现代化工 创刊时间:1980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: CA 化学文摘(美)(2011)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(日)(2013)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(2013-2014年度)(含扩展版)[1] 2核心期刊 编辑中文核心期刊(2011) 中文核心期刊(2008) 中文核心期刊(2004) 中文核心期刊(2000) 中文核心期刊(1992) 3影响因子 编辑 复合影响因子:0.615 综合影响因子:0.376 4期刊地址 编辑 通信地址:北京市朝阳区安定门外小关街53号现代化工杂志社 邮政编码:100029 5期刊简介 编辑《现代化工》杂志,是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主管、中国化工信息中心主办、现代化工杂志社编辑出版的综合性化工技术信息性期刊,重点报道国内外化工、石化、石油领域的新技术、新工艺、新兴边缘学科和高技术成就。 6主要栏目 编辑专论与评述、技术进展、科研与开发、化工行业设备、市场研究、环保与安全、海外纵横、知识介绍。 7获奖情况 编辑2002年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优秀期刊评比一等奖和广告单项奖。;1996年*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;1992年北京市全优期刊奖;**届、*三届国家期刊奖;*有影响力期刊。 8数据库收录 编辑中国知网、万方数据、维普资讯。 9投稿须知 编辑 1.文题要以准确、简明、新颖的词语表达文章的主题内容,并应具有文献检索价值,字数不宜**过20个字,并尽量避免使用副标题;不能使用非公知公认的缩略词、字符、代号等;中英文题含义基本一致;英文文题除首词首字母及**名词、常规缩写字母大写外,其余均小写。 2.作者署名者应是:直接参加了课题研究的全部或主要部分工作,并做出主要贡献者;论文的撰写者;对论文具有答辩能力,系论文的主要责任者。署名按作者对课题研究和论文的贡献大小排列,必须由承担单位正式认定。本刊要求作者署名用真实姓名。 3.作者单位中文从大到小、英文从小到大写全称(为了统计上的需要以及方便读者与作者取得联系,一般应写到二级单位;有的单位很大,如不细分,不能详细说明论文归属;但有的单位较小,不必写出其下级单位),后跟所在省市名称及邮政编码,两者间以逗号相隔;不同单位者在左上角以相应阿拉伯数字作标识。 4.必须高度重视摘要的撰写,其撰写原则一般为: (1)摘要应是全文的浓缩,是一篇完整的短文,即论文的重要内容和数据都应出现在摘要里,要求具体、完整、清楚,不分段、不列图表、不引用文献、不加评论和注释; (2)应排除本学科领域已成为常识的内容,不得简单重复题名中已有的信息,要着重反映新的信息和作者强调的观点; (3)一般主张用无人称形式,采用“对……进行了研究”;“介绍了……现状”等表述方式,不必使用“本文”、“作者”等作为主语; (4)中英文内容要基本一致;英文相对比中文更详细,以利进入国际检索系统; (5)缩略词、代号及尚未规范化的名词术语,**出现时应加括号注原词或予以说明。此外,摘要部分的字体不要缩小,以便于审校。 5.关键词每篇文章要选出3~8个反映文章主要内容的关键词,应尽量采用《汉语主题词表》等词表提供的规范词,未被词表收录的自由词必要时也可作为关键词标注;关键词间以分号相隔。 6.中图分类号按《中国图书分类法(*4版)》标注,一篇文章如涉及多个学科,在主分类号之后还可以标注1~3个相关学科的分类号;不标英文分类号。如果不方便查询,可空缺。 7.正文是论文的核心部分,是作者研究成果的学术性和创造性的集中表现。研究报告和实验研究应包括研究的对象、方法、结果和讨论,要求论点明确、论据充分、论证合理,叙述要条理清楚,尽量用事实和数据说理。能用简洁的语言表达清楚的内容,应尽量用文字表述,而用文字不易说清楚或说起来比较繁琐的,可用图和表表示。综述类文章应包括评述和进展,要评述结合,尽量客观公正、结合实际,要有一定的深度。 (1)层次标题序号。正文中使用的一级标题的序号为1,2,3……;二级标题的序号为1.1,1.2……,2.1,2.2……;三级标题的序号为1.1.1,1.1.2……,2.1.1,2.1.2……;其余类推。各级标题均**头另起一行。文章的“前言”、“序言”等,不作为标题列出。 (2)文中插图。各种图均统一用阿拉伯数字编号,多个照片拼排时,图序贴在每个照片的右下角;只有1个图也用“图1”表示;每个图都应有图题,即图的名称;函数图标目的量名称或符号与单位符号用“量/单位”的形式,如“时间/s”或“t/s”,并居中置于纵横坐标的外侧。照片或灰度图应主题鲜明,反差适当,边界规正,必要时候注明方向、缩放比例和图注。 (3)表格。应有表序与表题,采用三线表,必要时可加辅助线。表中一般不设“备注”栏,需要说明的事项可排印在表下方,表内用星号圈码“①,②”标注在相应内容的右上角。栏目中量名称或符号与单位符号用“量/单位”的形式,如“温度/℃”或“T/℃”,如果表格内全部栏目中的单位均相同,则可把共同的单位提出来标示在表格**线上方的右端。表中不能用“同上”、“同左”或“ibid”,“loc cit”,“op cit”等字样或符号代替,但可采用共用栏的方式处理;表身中无数字的栏内,未测或无此项用“空白”,已检测但未发现用“—”;实测结果为零用“0”表示;同一栏的数字必须按位次上下对齐。 (4)计量单位。必须使用法定计量单位。物理量、计量单位应执行国家标准规定,尽可能用符号表示。一些常用法定计量单位的国际符号为:长度用nm,μm,mm,cm,m,km(不用mile,yd,尺,寸等);质量用μg,mg,g,kg,t(不用磅、公吨等);面积用m2,mm2,hm2(不用亩)等;力用N(不用kgf,tf,dyn等);压力用Pa(不用kgf/cm2,atm,mmHg,mmH2O等);能量用J(不用cal,erg等);功率用W(不用hp等);时间用s,min,h,d,a;物质的量用mol(不用克分子等);物质的量浓度(简称浓度)用mol/L,mol/m3(不用克分子浓度M、当量浓度N,ppm,ppb等);组合单位如转速用r/min(不用rpm等)。 (5)量比的表示。化学物质之间的比值采用“A∶B=2∶1”,是典型的不规范的表达方式。质量比应为m(A)∶m(B)=2∶1,体积比应为V (A)∶V(B)=2∶1,物质的量比(或摩尔比、粒子数比)应为n(A)∶n(B)=2∶1,括号内的A、B为化学物质的名称或分子式。物料比要注明物质名称和量比的名称。 (6)浓度的表示。滥用“浓度”和“含量”的现象十分普遍。只有“物质的量浓度”可以简称“浓度”,其他含“浓度”一词的量名称,都必须说出全称。物质的量浓度(浓度)应为c (A)=3.0 mol/L,质量浓度应为ρ(A)=3.0 g/L。至于把“质量分数”、“体积分数”等也称作“浓度”,则更是错误的。质量分数应为ω(A)=10%,体积分数应为φ(A)=10%,摩尔分数应为x (A)=10%。 (7)数字范围和公差等。不要用A—B%或B—C;而应用A%~B%或B~C;表示年代的时间范围用一字线“—”表示(如1890—1990年);15.2mm±0.2mm可写成(15.2±0.2)mm,不能写成15.2±0.2mm。 (8)连接符。表示产品型号的连接符用半字线“-”表示(如PM-1,);表示国标、地点起始连接符用一字线“—”表示(GB 3102..11—89,北京—上海)。 (9)数字的使用。凡是使用阿拉伯数字得体的地方,尤其是具有计量意义的地方,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,但要注意“一”和“两”的使用。表示约数范围的用汉字数字(如两三年)。表示季度用汉字数字(如一季度,二季度)。“万”和“亿”可以使用(但注意“1~2万”,应写成“1万~2万”)。百分数若表示“收率”,应明确是什么物质的收率;若表示“转化率”,应明确是对什么而言的转化率。 (10)自然科学名词术语。应以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**公布的名词为准。尚未有通用译名的名词术语于文内**次出现时应注原词或注释。凡已被公知公认的缩略词可以不加注释直接使用。不常用的尚未被公知公认的缩略词,以及原词过长在文中多次出现者可于文中**次出现时在圆括号内写出全称后写出原词缩略形式。中国地名以较新公布的行政区划名称为准,外文人名、地名、企业名称一般不译出。 8致谢。对参加部分工作的合作者、接受委托某项工作的辅助人员,以及给予指导、提供资助者,可用简短的文字表示感谢。原则上应征得被感谢人的同意后,方可提名感谢。 9参考文献。参考文献应引自公开发表、为作者所查阅、有出处可寻的文献。本刊采用顺序编码制,即按引用文献出现先后的顺序,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,将序号加方括号标注在文献作者或叙述文字后的右上角,或作为语句的部分。每条文献项目应齐全,不得用“同上”或“ibid”表示。文后参考文献着录格式及示例见附录。 (1)重要会议的论文集,虽未经正式出版社出版,但主办单位已将其编印成册,这样的文献可视为公开发表,出版项中的出版社可用编印论文集的主办单位代替。 (2)对于标书、合同文件、设计方案、国家文件、部委通知,设计院自己编制的无编号规范等,若这些文件已经编印成册并正式出版,则可列入文后参考文献;若这些文件出现在报刊上,可分别以[N]、[J]等类型的文献列出;否则,对其中可公开的部分可以注释的形式加以引用。 (3)对于没有国内统一刊号(CN)而有准印证的连续出版的内部资料(内刊),其引用受限,例如,只允许被内刊引用。内容可以公开的“内部资料”,可以注释的形式加以引用,否则不能引用。内容不能公开的“内部资料”和“保密资料”,不仅参考文献和注释不能引用,正文也不应涉及。 (4)预印本、待发表、已被接收等类文献不应列入文后参考文献,可采用注释加以引用。以“转引自××文献”的方式来引用作者没有直接看到原文的文献,*造成以讹传讹,因此这类引用不宜列入文后参考文献,可以注释的形式加以引用。 (5)出版年无法确定时,可依次选用版权年、印刷年、估计的出版年,估计的出版年需置于方括号内,如:“c1988”、“1995印刷”。报纸和**文献的出版年须详细着录出版日期,其形式为“YYYY-MM-DD”。 (6)期刊文献的着录原则是“有则着,无则缺”。有的期刊不设卷,其着录格式为“年(期):页码.”。有的期刊没有期次,其着录格式为“年,卷:页码.”凡是在同一刊物上连载的文章,其后续部分不必另行着录,可在原参考文献后直接注明后续部分的年份、卷、期、部分号、页码等。如“1981(1):3744;1981(2):47-52”。